当前位置: 首页  >> 殡葬文化  >> 殡葬杂谈  >> 查看详情

谈谈古代的遗体防腐手段

来源: 重庆殡葬网  日期:2018-09-18 17:27:46  点击: 
分享:
   木乃伊差不多是古埃及人的专利。我国墓葬中的遗体防腐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到了汉朝,遗体防腐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元、明时期是遗体防腐的重要发展阶段。“木乃伊”也就是我们平时认为的“不会腐烂”的尸体,现在叫做“遗体防腐”。遗体防腐是研究人体死亡后遗体如何保存的一门科学,它与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殡仪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古代埃及的木乃伊技术和中国历代墓葬中的遗体防腐的做法,有助于做好现代的殡仪服务工作,特别是遗体防腐工作。

  一、古代埃及的“木乃伊”技术

  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原因

  木乃伊是古代埃及的著名文化遗产之一,被视为稀世珍宝。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原因,是与他们的”灵魂不死”观念和神话传说有着密切关系的。古代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犹在,只不过是离开了躯体而已,如果将死者的尸体完好保存,其灵魂便可重新附体,死而复活。当尸体掩埋后灵魂还会回来,但有一点,必须能找到并识别出躯体,只有这样,才会在来世获得永生。因此,古埃及人倾尽全力为家人乃至自己制作木乃伊。

  古埃及的法老制作木乃伊的仪式

  古埃及的法老制作木乃伊,要进行四项仪式:

  一、寻尸仪式。法老死后,进行一次寻尸表演,“找到”尸体后,由王后、王子来辨认验明。二、洁身仪式。先用钩子从鼻孔中钩出一部分脑髓,然后灌进药水清洗。再用石刀在腹侧割一口,取出内脏,用椰酒和香料冲洗,填人香料缝好,然后把尸体浸人防腐液中,70天后取出冲洗,从头到脚裹上细麻布,外面涂上树胶,制成木乃伊。

  三、复活仪式。请祭司诵经念咒,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嘴里。

  四、安葬仪式。将木乃伊装人石棺,送进陵墓。

  埃及最古老的木乃伊

  渴望永生的埃及人死去时遗体必须保存良好,才能制成木乃伊。这项逐渐形成的技术最后得以规范化,变成了古埃及独具特点的一个传统。埃及文化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在埃及旅游部在最近发表的新闻简报中说,埃及一支考古队最近在开罗南郊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500年前制作的一具木乃伊,这是迄今在埃及发现的最古老木乃伊。胡斯尼在新闻简报中说,这具木乃伊制作于公元前3200年的埃及第一王朝时期。考古学家相信,这具木乃伊将揭示古代埃及人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的最原始方法。学者根据前述三具木乃伊的外观研究判定,它们出现的时期可能比法老王统治时期更早,当事人极可能是劳动阶级,以便死后还能够走动并养活自己。据悉,这三具木乃伊均是女性。当大英博物馆的蕾妮·傅莱德曼博士掀开裹在

  第一具木乃伊身上的亚麻布料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她发现,这具木乃伊成形的时间比已知最早的木乃伊至少要早五百年,比较特别的是它覆盖的部位只有手和头部。三具在埃及沙漠地带出土,已有560年历史的木乃伊可能改写木乃伊出现的理论。

  木乃伊的制作方法

  木乃伊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法老和重要人士制作木乃伊的方法相对复杂一些。首先是防腐师把尸体的肺、肝和脑切除,留下心脏等内脏器官,经清洗、干燥,放在礼葬瓶中与木乃伊一起下葬,以备来世复活之用。然后就用像盐一样的氯化钠晶体涂在尸体上防腐,最后再用绷带把整个尸体包裹住。具体步骤是:

  一是头戴阿努比斯神的面具,遮住脸部的一名祭司在死者死去二到三天后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他用一个铁钩从鼻孔穿人大脑,把脑组织取出来,然后注人一种合成液,把剩余的物质液化。另外他用尖利的石头把身体的侧翼切开,把所有内脏(有时把心脏留下)以及眼球取出。

  二是用棕桐酒和香液清洗掏空了的器官空腔。用被树脂浸泡过,冷却后会变硬的织物充填。腹部的切口再缝上,然后把遗体放进一种叫做泡碱的天然碱水里浸泡70天。内脏也须要清洗,清洗后装在一个“白色的瓦罐”里,并随着石棺安放到坟墓中。

  三是清洗遗体,耐心地用细密、涂有粘稠树脂的棉布带子把遗体包好。在棉布带子里夹进各种符录,在心脏的上部或心脏部位放一个金龟子。

  四是用布把整个遗体包起来,一直包到颈部、手腕和脚腕。木乃伊装饰就绪后放人石棺中,葬礼就可以开始了。

  埃及平民制作木乃伊的方法比较简单。有将杉树油注人体内,使内脏化成液体的,也有用药水清洗腹部后,将尸体浸人防腐液中的,然后便把木乃伊埋葬起来。

  古埃及人除了把人尸制成木乃伊外,还有把牛、狗、猫和其他四角兽、鸟类、爬虫制成木乃伊的。

  古埃及木乃伊防腐保存之迷

  普通的尸体几天就会开始腐烂,古埃及木乃伊如何炼就“金刚之身”?德国的一支研究小组日前揭开了古埃及木乃伊防腐保存之迷,发现木乃伊中的防腐成分是一种雪松的提取物。据《自然》杂志报道,德国蒂宾根大学和慕尼黑德尔纳学院的化学家,在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旁发现了一些没用过的遗体防腐剂,他们随即按古方复制了这种雪松木焦油,发现其中含有一种叫做愈创木酚的防腐化学物质。研究人员随即将该物质在新鲜的猪肋骨上进行试验,结果愈创木酚在没伤害机体组织的情况下起到了极强的抗菌作用。以前,埃及考古学者一直认为处理木乃伊的防腐油是杜松提取物。对此,负责该研究的乌尔里希·威泽解释说,虽然古代记载里有过“雪松汁”的说法,但由于雪松和杜松的希腊文名称相似,而一些木乃伊又被发现在杜松子丛附近,人们便认为杜松是木乃伊防腐剂的来源。

  木乃伊不独是埃及人的专利

  最近几年,考古学者在秘鲁发掘出了几千具木乃伊,大多是来自于5个世纪以前的印加文明,其中大约200具是2002年在首都利马附近的棚户区发掘的。专家说,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挖掘出1286具木乃伊,据估计,至少还有1000具没有挖出。目前秘鲁最著名的一具木乃伊是“冰山少女胡安尼塔”,它是在高山上的冰层中被发现。与埃及人木乃伊不同的是,印加人木乃伊是一个很大的包裹,除了人的肉身之外,各种各样的陪葬品也被包裹在内。印加人经常把有血缘关系的人做成一个木乃伊,有的竟然有七人之多,很多人还被摆成舞蹈般奇怪的姿势。

  木乃伊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医学家、生物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深受人们的珍视。

  二、汉朝墓葬中尸体的防腐措施

  汉朝的遗体防腐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代的大部分民族掌握着遗体防腐技巧,他们中的富有者也使用它。中国到了汉朝,遗体防腐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朝保存尸体,无须破开取出脑浆、内脏等填人防腐药物,就可达到千年不坏、面容如生的地步。

  古书有关掘墓发现尸体完整、栩栩如生的记载很多:晋憨帝时,有人发掘了西汉薄太后的墓,开棺后尸体完好,面带笑容,如熟睡之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夫妇的墓,在80年后被发掘,刘表夫妇的尸体保存完好,皮肤颜色,宛如活人,而且棺中发出一种浓郁的香气,数里之外都能闻到,持续一个月才散尽。慈禧太后葬后20年,墓被孙殿英军队盗掘,棺中仅随葬宝石有5升之多,珍珠达50升。开棺后,士兵手执电筒的光都被珠光宝气所夺,棺中“老佛爷像睡着一样”。

  现代考古发掘进一步表明,古人防腐技术震惊中外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被发掘。墓主是两千年前西汉长沙国垂相女尸是长沙戟侯利苍的妻子,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出土时尸体浸泡在红色的棺液中,外形完整,毛发齐全,面容清晰,睫毛犹存,肌体丰满而有弹性,四肢关节可以屈动,内脏器官保存良好。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通讯社报道后,震动世界。墓的结构极为复杂,六层棺撑套叠四周填塞木炭,厚30到40厘米,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达60到130厘米,这应是尸体不腐的主要原因。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被发掘,墓主是汉初五大夫(相当县令)遂少言,尸体也泡浸在红色棺液里,尸体完整,肌肉有弹性,内脏和脑浆未腐烂。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的大沙漠的东汉墓中,掘出一对合葬夫妻,尸体完整,毛发俱在,其妻头发编成许多小辫子,系少数民族首领夫妻合葬墓。

  2001年5月,湖南省张家界市日前出土一具完整的肌肉尚存弹性的明代中晚期土家族女尸及随葬衣物。尸体保存完整,皮肤呈泛乌色。用手触摸,胸部、手指、肩、小腿肌肉都有明显的弹性。张家界是土家族最密集的聚居区之一,气候终年潮湿多雨。考古专家认为,在南方能出土如此完整且肌肉有弹性的尸体,这在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女尸墓属于明代盛行的灌浆墓习俗风格,密封性能极强,所用棺木材质十分坚硬,用铁刀无法砍进,防腐性和密闭性极强,因此这具明代古尸才能在潮湿的环境历经数百年而保持完好。

  国内第三具汉代古尸的发现,再次证实古人的防腐技术

  2002年7月9日下午,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传出一条惊人的消息:8日晚上从该市海州区双龙村汉墓里带回的三号棺木中竟然藏着一具保存完整的仍未腐烂的女尸。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这是继湖南马王堆和湖北荆州发现汉代古尸之后,国内发现的第三具汉代古尸,尤其是在长江以北地区发现更是极为罕见。7月7日下午3时许,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的花园路施工工地上发现一座古墓,当地派出所与该市文管办工作人员先后赶到并对现场做了保护。8日,连云港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经过清理发现,这是一座汉墓:共有4具棺木,其中一、二、三号棺木同处一个撑室内,随后从一、二、四号棺木中出土了一批文物,三号棺木被带回。9日上午8时许,连云港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准备对三号棺木进行清理。打开密封的槽盖板后,工作人员从棺内顶板的缝隙里惊讶地发现,棺内的不明液体上居然漂着一只脚,而且其颜色接近人体的肉色。博物馆的领导迅速将此情况向江苏省文化厅做了汇报,同时向国内著名的遗体保护专家请教,制订这具古尸的保护方案。由于没有合适的容器容纳古尸,工作人员临时决定用建筑用的钢管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支架,铺上几层塑料布,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水池,然后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三名医生的协助下,在这个临时水池里倒满了福尔马林,以便对古尸进行应急的防腐处理。一切准备就绪后,下午5时,工作人员打开了棺内的顶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完整的古尸。棺内积满了水,古尸身上裹着丝织物,仰面漂在水面上,露在外面的脚趾已经开始发黑,脚趾头上皮肤的纹路清晰可辨。考古工作人员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工程篷布小心翼翼地从古尸身体的一侧放人水中,然后将古尸兜住轻轻地抬出水面,再慢慢地放入一边的临时水池里,随即盖上一层脱脂棉,并浇上福尔马林,整个过程用了10分钟。经检查,这具古尸为女性,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说,这具汉代女尸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工作人员将会同有关专家对墓主的身份以及准确生活年代进行研究。这具汉代女尸体表形态基本完整,经过2000年左右的保存,依然“看得出是一个老太太的形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但局部如腹部、脸部也有开始腐败的迹象。

  不解之谜,在适于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碱性棺液环境里保持遗体不腐

  病理专家7月巧日对估计为保存女尸作出了“贡献”的棺液进行了检测。据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介绍,经对棺液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发现棺液的PH值为7.55,呈弱碱性;密度为1.01;棺液中有血红蛋白存在。专程赴连云港指导女尸保护工作的上海遗体防腐研究所研究员徐永庆说,所谓棺液,是指存有古尸的棺内的液体。这些棺液不是事先盛放,而是后来渗透进去的。他说,因为在墓室和葬具内采取防水防潮措施是中国保存墓葬的传统做法。从中国丧葬的风俗习惯来说,也从未听说有在棺内注人大量的防腐液,把尸体连同精美的硷装一起浸泡起来的做法。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为例,其棺中亦有棺液,当棺液逐渐积聚到能够浸湿尸体时,对于长期保存尸体有不小的作用。令人奇怪的是连云港发现的汉代女尸的棺液不但量多,几乎装满了棺材,而且是碱性的,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酸性棺液完全不同。按常理,酸性棺液才能抑制细菌生长。在适于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碱性棺液环境里,连云港汉尸还能保持不腐,目前来说确实是一个不解之谜。

  三、宋、元、明墓葬中尸体的防腐措施

  宋、元、明时期的干尸比较常见

  我国墓葬中的遗体防腐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明时期是遗体防腐的重要发展阶段。建国后多年考古发掘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大批宋、元、明时期保存完整的古尸,计有北宋1例,南宋1例,元代4例,明代40例。其中软体尸比例最大,约占60%.按照现代医学观点,软体尸保存不易,科学研究价值最高。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了一些明代的干尸,即木乃伊。干尸比较常见,是整个尸体干燥的结果。它们在死亡后都经过处理:剖开体腔,取出内脏,尸体用

  热溶的松香浇灌,然后用浸透松香的布包裹,出土的木乃伊在颅内、乳突小房内均有松香。此类应属人工干尸。

  那些未经人工处理,主要由于埋葬环境干燥导致尸体脱水而自然形成的干尸,应属自然干尸。如,安徽款县城外,有小南海,上有一庙,庙中供奉的是一老僧死后在干尸上贴金的”菩萨”,这也是木乃伊。

  再如,新疆的楼兰古尸就是由于该地区地势低凹,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尸体仅以粗制毛布和羊皮覆盖,上面压一层干树枝和沙土,并无密封良好的棺撑装硷,故尸体周围可接触外界流通的空气,在炎热干燥的荒漠之中,体内水分很快蒸发,对细菌生长繁殖极为不利,即便已开始腐败的组织也逐渐减慢其腐败过程,最后处于静止的平稳状态,使尸体保存下来。电镜下观察到皮肤、软骨、横纹肌、肾、肠等组织中出现大量的细菌或和细菌芽抱结构,足以说明死者体内发生过细菌繁殖过程。这些细菌与机体组织自溶、分解相互作用,使部分组织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干热环境的影响,尸体水分大量迅速减少,细菌生长和尸体组织腐败较快受到抑制,这也是使楼兰古尸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这些干尸如枯木,不如上述湿尸那样,面容如生。

  宋、元、明时期遗体防腐的措施,采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宋、元、明时期遗体防腐的措施,有的是继承和沿袭了先秦两汉以来的传统方式,如尸硷,选择优质木材制作棺撑,在棺内使用石灰、草木灰、云母等干燥物质和水银防潮防腐,在墓葬构筑中使用木炭、细砂作为填塞材料等。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发展了遗体防腐技术,采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首先,大量使用各种香料及硫磺等药物进行尸体的防腐。对尸体用药水清洗加以防腐,讲究的还会在腹中填加香料;

  其次,在墓葬、棺撑中大量填塞松香作为防潮密封材料。棺木则要选用松木等防腐防蛀功效高的木材;棺木外面有的还加停,并填充香料。

  第三,墓室要挖得比较深,并用石块等密封,外层加上几十厘米厚的沙灰浆,创造了“灰隔”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制。这种以三合土、糯米、红糖、石灰浆等浇浆形成的墓室,勃性大且不透气,结构坚固,把整个棺撑、墓扩融为一体,建筑材料本身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渗透性,因而使墓室的密封性大大增强,有效地阻碍了内外空气和水份的流通,防止了外界物理、化学因素对棺撑、尸体的影响。此外,灰隔一经凝结,硬如水泥,对于防止盗墓破坏,也具有一般墓葬所不具备的优越性。灰隔所造成的高度密封的墓室环境,是宋、元、明时期尸体保存不腐的关键性因素。最后,墓地要干燥且不易渗水。

相关

    暂无信息